您的位置:首页>社内要闻

陕西省职业教育界人士为“十四五”规划编制建言献策

  • |
发布时间:2021-05-30 14:09:20 分享


  建言“十四五”、助推新发展。日前,陕西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动员广大社员积极开展建言献策做贡献活动,作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的举措。活动开展以来,我省职业教育界人士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加快推进我省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踊跃提出意见建议。


  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惠朝阳就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改革、突破创新等方面提出建议:一是发挥政府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能,为高职教育增强办学吸引力提供强有力保障。尽快出台省级层面的校企合作的刚性法规条例,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政策,探索建立基于产权制度和利益共享机制的混合所有制办学实施细则。二是调动经济开发区积极性,创建职教改革试验区。由该院牵头,对接新区空港、秦汉、泾河、沣东、沣西等五个组团的产业集聚布局,创建“西咸新区现代工业与服务业职教改革试验区”。三是打破高层次人才引进壁垒,为高职教育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在高职院校编制特别是高级职称人员指标方面,打破原有编制的条框,提高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比例;完善教师聘用制度,让高职院校可以从企业引进一批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四是加大扶持力度,扶优扶强一批高水平高职院校快速发展。改革职教高考制度,试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根据办学规模,核定班子成员数量,加强院校在办学治校方面的力量;集中资金优势对现有基础较好、正在争创中国特色高水平的高职院校进行重点扶持;将“双高计划”纳入省“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支持该院牵头建设“西部装备制造产教融合创新示范园区”和“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五是在充分调研现实基础的情况下,逐步上调我省公办高职院校学费标准,对文科、理科专业的学费标准差异化对待。


  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秘书长王彦平提出,产教融合发展的成熟度不高,是制约陕西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同步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十四五”期间我省在职业教育领域追赶超越发展,必须弥补这一短板。一是加大政府统筹协调和支持力度,成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协调解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等重大问题;尽快完成《陕西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立法工作;定期开展职业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调查,发布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预警报告;通过重点立项将产教融合发展融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组建以行业为纽带的省级职业教育集团,各设区市规划并建设好特色突出的职教园区。


  省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务委员、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赵居礼建议:一是开展职业本科试点工作,积极探索职业本科院校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水平。二是加强职教集团规范化管理。建立职教集团统筹管理机制、完善管理制度、改革管理模式,不断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有序规范化发展。三是淡化职业院校“50强”的评价导向,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使职业教育回归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及社会服务本位。四是加强对扩招学生的统筹管理,政府出台规范化的管理文件。五是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省级统筹,如成立省级联席会议等。六是加强对双高院校的资金支持力度,允许双高院校适度贷款。


  省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务委员、陕西科技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刘正安建议:一是对陕西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减少学校数量,提高学校办学规模。对于县级职教中心按照县域人口规模、产业发展状况、学校基本条件等因素调整其功能,大部分只承担职业培训任务,部分承担职业教育培养培训任务。支持旅游办学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扩大招生规模,加强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和育人质量,争取在陕西省办出十余家万人中职,二十余家五千规模中职,为陕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办出高质量,形成西部新高地。二是加快陕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步伐,改革目前的单招升学考试形式,实现相同专业考试升学制度,真正促进职业教育体系衔接适应学生学涯发展的基本制度,让学生能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有序,健康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培养培育并举的育人格局,让学校学习,终身学习;学习生涯,职业生涯有机统一。三是实施高职帮扶中职工程,把我省高职的办学和育人优势向中职复制,建立中高衔接共同体,实现中高无缝对接;研究中高一体化实施路径,创新办学模式,打造陕西职业教育办学特色。


  省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务委员、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区域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王越群就新时代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建议:一是优化中职学校数量,创新中职教师编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及全省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现状,统一协调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和学校的布局,采取提升一批、整合一批、新建一批的办法,优化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结构与数量。依托各市属职业技术学院的资源优势,每市延伸建成一个中等职教园区。二是落实“双师型”教师,提升职业教育内涵。针对有的区县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和教师的教学与普通高中相差无几及,“双师型”教师数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现状,多措并举下大力气加快我省中等职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加大从行业技术能手和骨干中招聘的力度。三是强化师资培养,建设专门师范院校。在全省高水平应用性本科以上非师范院校(特别是工科学校)中,开办相关学科专业的“职教师资班”,专门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专业课教师服务;新建或从现有高等学校中遴选1-2所专门为中职学校培养师资的“职业师范本科院校”,以确保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在国培、省培等教师培训项目中,加大中职教师培训的比重,全面落实中职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四是强化教师待遇落实,营造安心从教氛围。进一步明确并落实公办中职教师的“公职人员”地位,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安心从事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加快出台与实施全省统一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职称评聘政策;在教师招聘录用、职称评审、岗位考核等要求中,科学评价中职学校教师的工作业绩。


  省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务委员、靖边县职业教育中心负责人康玺琳就我省“三校生”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提出建议:一是“三校生”招生计划要清楚且提前下达,招生比例稳定形成常态。建议由省教育厅统一协调面向省内985、211高校划拨一部分招生指标。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单招考试系列配套制度,整体系列工作应与普通高考看齐,并做到及时准确,保障家长、师生知情权。三是结合专业需求调整高考科目设置,文科类增设政治、历史等科目,理工科增设物理、化学等科目,保障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时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四是职业教育应向前渗透至基础教育中,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尽早规划职业生涯。从顶层设计上打通从基础教育到中职、高职再到本科、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推动普职融合、职本融合。五是职业教育单招考生招生计划中的专业设置应该丰富多样,保证与普通高校专业开设、就业前景的同步性和平衡性。尝试开设工学类、文学类、医学类、理学类、教育学类等所涉及的大学就业前景好的10大热门专业。六是对于被国家承认、社会认可、参加正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且被大学录取、达到毕业条件的职业学校学生,应当颁发与其它全日制学生相同的国家认可、学信网可查的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省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务委员边卫军就通过禁止第一学历歧视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知认可度提出建议:一是政府重视,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在干部提拔、公务员录用以及其他人才的选拔过程中坚持标准统一,平等录用;要针对涉及这一歧视的规章和文件,进行整顿和清理工作;对歧视性法规、规章和各种决定,组织专业人员予以更正或废止;加强对各行业的劳动就业,进行行政立法和监督,防止这种歧视蔓延,从源头上消除第一学历歧视现象。二是加强立法建设,对用人标准和用人自主权设立法律法规。在《劳动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法》中明确规定违反者的法律责任,指出受害人的救济途径。加强劳动监察的力度,确立就业歧视的公益诉讼方式和程序,提高用人单位就业歧视的制度成本,最终达到遏制第一学历歧视的目的。三是拓宽救助途径,保障求职者的平等权益。加强立法建设和司法救助,建立相关组织机构,从组织层面上保障劳动者就业平等权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实现;发挥政府的监督作用,消除对第一学历的偏见和歧视,有效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省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务委员、陕西天益教育科技公司总经理孙书阳就加快推动公共实训基地提出建议:建设“陕西交通运输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园区)”,并以此为承载,建设服务产业发展的公共实训基地、职业教育教学装备生产制造基地、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汽车后市场检测维修中心。为职业教育交通运输类专业提供“一站式”建设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在创新基地开展校企协同实践教学、师资培养、职业技能竞赛实训、职业技能评价、创新创业教育与孵化等新职业人才培养工作,解决新技术产业技能型人才短缺及不能适应岗位需求的问题;建设产学合作创新平台,为汽车及配套产业和西安“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职业能力提升、继续教育培训;更好发挥教育对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人才创新创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努力做好交通运输行业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


  省中华职业教育社专家与调查研究委员会委员、西安培华学院科研管理中心副主任朱广良就加强服务陕西职业教育发展理论研究提出建议:一是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担负研究和评估职责。省政府主导,相关职能部门牵头成立陕西省职业教育研究和评估中心,人员由专职和兼职组成,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课题研究,构建职业教育发展智库;以评促建,评建结合,构建以成果导向为目标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教学评价,全面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形成职业教育发展陕西方案,为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二是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现阶段陕西职业教育资源还未实现资源完全共享,数据共享、共用还存在较大差距,协同发展不够。要充分利用陕西信息技术发展优势,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加强陕西职业教育大数据智慧系统建设,建立陕西职业教育信息化平台,为陕西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科学发展提供数据支撑。三是加强理论向实践转化研究,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要以将职业教育研究成果运用到三秦大地为根本,服务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运用研究成果,探索陕西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构建新型陕西职业教育体系,创新职业教育院校发展新机制,提高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和企业参与度,为陕西建立高质量教育体系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