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新职业:新职业风口如何御风而行
7月,盛夏气息扑面而来。很多高校已举办毕业典礼,一大批毕业生陆续涌入职场。据报道,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再创历史新高,促进就业的任务更重。
传统的职业已竞争激烈,新职业,注定会成为不少人瞄准的新出路。
近些年来,新职业不断出现。从2019年4月至今年3月,人社部等部门累计向社会发布了4批56个新职业。奶茶小哥归属于“调饮师”,带货主播的新名字是“互联网营销师”,出租车司机被分为“巡游”和“网约”两种……
怎样的职业可以被称为新职业?为何新职业频出?在社会发展大潮中,我们又该如何适应这种变革、提升就业能力?带着诸多疑问,记者走近一些新职业从业者。
什么是新职业
官方认定有标准
2018年,刚过30岁的兰州人李晓蓉辞去了程序员的工作,成为一名整理收纳师。今年,她的父母才得知消息,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做家政阿姨吗?”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的认知落伍了。
李晓蓉做程序员时,“997”的工作节奏是常态。为了有更多发展空间,她决定在30岁时转换职业赛道,于是整理收纳师成为她事业的首选。如果一位整理师每月接3单衣橱整理业务,月入过万并不难,团队化的全屋整理则需要很多不同级别的整理师进行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相应的收入也会更高。“这样一种新业态,为‘全职妈妈’和职业发展遭遇瓶颈的女性等人群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李晓蓉告诉记者。
区别于一般家政人员,整理收纳有一套标准化操作流程,绝不是把衣服叠成“豆腐块”放进衣橱里这么简单。“它是一个考验心力、脑力和体力的工作。”李晓蓉说,拍照、清空、分类、针对物品特性筛选、整理,还需考虑空间规划、陈列美学、动线设计……这些“跨界”知识对于整理师而言都是必备技能。从业第二年,李晓蓉就结合自身经验编写了《整理师服务流程与行为规范》,详细记录了从业标准,供团队成员学习和参考。
今年3月,国家人社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一批调整变更职业信息,其中就包括在“家政服务员”职业下增设整理收纳师工种。
除了“整理收纳师”,还有不少突破常规的职业露头。去年底,淘宝发布了“2020年度十大冷门职业观察”,螺蛳粉闻臭师、哄睡师、自律监督员、丝袜调色师等小众职业霸占榜单。
还有一些新职业很“时髦”。比如,在今年3月人社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的新职业中,碳排放管理员作为绿色职业备受关注。该职业包含但不限于民航碳排放管理员、碳排放监测员、碳排放核算员等工种。不少网友认为,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进程中,社会对碳排放管理员的人才需求将不断增长。
不过,记者注意到,也有一些小众职业,诸如密室设计师等,尚未获得官方认可。长期研究就业的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学工部部长王懂礼认为,官方认证很有意义。新职业得到官方认证,众多从业者的社会认同度也得到提升,还能为正在找工作的人提供参考。
可是,官方认定标准是什么?浙江省技能人才评价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郑群敏介绍,已经存在一定规模的从业人员、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职业技能、此前未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是“新职业”的3个特征。它需要人社部组织专家从目的性、社会性、规范性、群体性、稳定性、技术独特性等方面确定。
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王懂礼也提醒,由于新职业存在时间较短,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有的职业标准不明确、职业维权不畅通、职业前景不清晰、职业发展不稳定等。对此,除了官方认定以外,有关部门应切实为新职业发展建立健全相配套的权益保障、社会保障、职业标准等。
新职业为何出现
新技术新业态不断催生
职业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它总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近年来,新技术和新业态不断催生新职业,杭州检察院的电子数据鉴定人王吉伟就是这股新潮流最直接的感受者之一。
“以往我们常扮演辅助角色,但是随着网络犯罪数量增多、侦破难度加大,今年我已经参加了5个针对网络犯罪的专案组,能发挥的作用明显变大了。”王吉伟告诉记者。起初,大部分电子数据鉴定人是在公检法系统内部从事电子取证的人员,后来其他行政执法部门和大型企事业单位也有从业者相继获得官方认可的鉴定资质。不过,直到今年3月,它才以“电子数据取证分析师”的名字被正式纳入人社部公布的新职业。
作为全省最早一批电子数据鉴定人之一,王吉伟回忆,进入该行业之前,网络犯罪案件只是零星偶发。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将电子数据增加为一种新的证据形式,他从网络建设岗位转型到电子数据的取证、审查。
实际上,从已公布的新职业名单来看,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无人机、区块链……与高新技术相关的词汇屡见不鲜。显然,技术进步是新职业频出的一大原因。
现代服务业是产生新职业的主要领域。像皮肤管理师、植物精油调理师、营养指导员等为个人和家庭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岗位不断增多,可见生活品质的提高正催生各式各样的新需求。
李晓蓉告诉记者,最开始客户考虑的是“贵不贵”,她所接的单子大都是整理中等收入家庭约150至200平方米的家居空间。出人意料的是,去年有近10户60至80平方米的老小区住户向她购买服务。“现在大家更倾向于考虑‘值不值’。”李晓蓉说。
除了技术更新和生活质量提高,郑群敏指出,产业细分导致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程度要求更高,由此催生出许多新职业。比如,婚姻家庭咨询师从心理咨询师中剥离出来,专注于为在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的求助者提供咨询服务。
新职业频出,在培育新增就业、提升就业质量、升级就业结构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彰显。比如,在疫情期间,以在线教育、直播带货、生鲜电商、互联网医疗为代表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助力新职业加快成长。
怎样顺应新潮流
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有新职业就有旧职业。值得注意的是,有许多职业,因为产业迭代升级、百姓需求降低而逐渐消失。
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修订时,话务员、BP机寻呼员等曾经司空见惯的职业因“大势已去”而被移除,快递员等新兴职业则顺势踏进门槛。如今,职业目录频繁修订,社会分工又面临破旧立新的震荡。
世界经济论坛(WEF)2018年发布的《未来就业报告》(下称“《报告》”)就预测,自动化技术和智能科技的发展将取代7500万份工作。
但《报告》从另一个视角看到了技术变革的积极取向。它指出,未来将有1.33亿份新工作诞生。这意味着新岗位仍呈净增态势,只不过新工作的质量、地点和形式都将发生重大改变。
唯有不断学习新技能才能适应变革。去年7月,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与“钉钉”联合发布的《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发展报告》显示,96%以上的“打工人”希望学习新职业技能,而其中最“吃香”的非数字化技能莫属。
王吉伟的桌上就始终摆放着最新的电子取证教材。由于犯罪分子借助突飞猛进的“黑科技”不断更新作案手法,他必须及时跟进学习取证技术才能“道高一丈”。电子手环、车载T-BOX……只要是能记录数据的设备都是王吉伟查证的目标,技术攻坚于他而言可谓是常态。
服务业也有相同境遇。李晓蓉透露,有一些家政公司曾上门寻求合作,希望将收纳服务也纳入业务板块,最终事与愿违。她分析原因,发现根源在于家政阿姨不会做空间规划,而这一定要经过专业学习才能熟练掌握。今年4月,她成立了自己的整理收纳品牌“翻不乱整理学院”,不仅有理论和实操教学,还为学员提供兼职及全职的就业机会。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职业,普通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又该如何择业?王懂礼建议,首先,应主动学习、增强本领。其次,新职业的“香饽饽”对味与否要看个人口味。应理性抉择、因人而异。最后,针对新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科学研判、规避风险。
推荐文章
- 2024-08-30关于公布2024年度职业教育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
- 2023-11-29政校企协同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逻辑、问题与策略
- 2024-04-22关于设立陕西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基层工作委员会的通知
- 2024-09-05陕西省中华职业教育社2023年度部门决算
- 2024-08-15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召开第六届社务委员会主任班子专题学习会 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2020-12-22第二期新疆技工院校校长研修班在西安开班
- 2023-11-09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青带队赴咸阳开展职业教育专题调研
- 2021-05-30陕西省职教社、省台联、省爱心助学协会支部联合开展“学史明理增信强纪”主题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 2021-07-12昆明:积极打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活力车间”
- 2023-01-19陕西省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员“两会”建言职业教育